Page 430 - 唯識藏_15
P. 430
法身因有其二種:一者、六度,地是修因所依位地,度即依地所修正因,望於法身, 相,後顯不思議。此即初也。 如來法身之相。 摩尼寶積佛。」今此菩薩實是菩薩,或可如來示菩薩相,影像佛法。 嚴經》說,文殊師利是過去龍種尊佛。」《央掘魔經》云:「文殊,現見北方歡喜藏 「妙吉祥菩薩」,《文殊般若》云「文殊師利童真菩薩」。《智度論》:「如《首楞 」,《大品經》云「滿柔尸利菩薩」,《智度論》「滿濡尸利菩薩」,《無垢稱》云 持經》云「敬首菩薩」,《正法華》云「傅首菩薩」,梁本《涅槃經》云「妙德菩薩 諸法三昧經》「普首菩薩」,《阿難目佉陀羅尼經》云「濡首菩薩」,《無量門微密
文有四節:一、佛告等者,標說、聽者。二、若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者,顯 自下第二、世尊正說。於中有二:初明法身,後釋解脫身。前中有二:初明法身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:「善男子!若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,轉依成滿,是名 《相續經》云「文殊師利菩薩」,《深密經》「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」,《觀察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四
1
0
0
1
1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