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8 - 唯識藏_15
P. 488
攝大乘論》世親釋及無性釋,又梁譯以及《大乘莊嚴經論》、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》 由開示意樂乃至堅固意樂,隨釋教導理趣。」開示意樂乃至堅固意樂之義理,當如《 諸佛境界不可思議。」修因得果,說為證得。「三、由意樂理趣隨釋教導理趣者,謂 可思議理趣隨釋證得理趣者,謂:一、我不可思議;二、有情不可思議;乃至諸佛及 用欲樂邊;六、遠離受用自苦邊。」離二邊已,而順中道者,即名真義。「二、由不 增益邊;二、遠離於真實有損減邊;三、遠離執常邊;四、遠離執斷邊;五、遠離受 釋。一、由離二邊理趣隨釋真義理趣,離二邊理趣者,略有六種:一、遠離於不實有 「依理趣者,略有六種,謂真義理趣,乃至意樂理趣。此中,前三理趣由後三理趣隨 密解脫經》中作六種通達相,多分與《相
此六種理趣,在《顯揚聖教論》中,由略廣二門分析。此中略說者,如彼論云: 此即第二、依數標名。《相續解脫經》中作「一者、真實義通達;二者、得通達 一者、真義理趣;二者、證得理趣;三者、教導理趣;四者、遠離二邊理趣;五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六
1
0
0
7
7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