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5 - 唯識藏_15
P. 535

槃,并由彼等引發有為功德,此即名為彼果相義。  名為得彼果相。  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是能取自性。  。謂如上所說,菩提分法四念住等是能任持自性,此處有緣境行相及能緣自體,四念  。」  相者,如無常等。別相者,諸法雖皆無常,而各有相不同。如地有堅相,水有濕相等  「總別分門者,謂若處顯示先以一句總標,後以餘句別釋。」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總  謂先說一句法,後以無量句展轉分別,顯了究竟。」又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云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即第六、解釋彼果相。謂由世間道制伏煩惱,及由出世間道永斷煩惱,證得涅  彼果相者,謂若世間,若出世間諸煩惱斷,及所引發世、出世間諸果功德,如是  上文廣釋本母相時,共分為十一種相中,已釋前四相門,今當解釋第五、自性相  自性相者,謂我所說有行有緣所有能取菩提分法,謂念住等,如是名為彼自性相。
             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530   531   532   533   534   535   536   537   538   539   5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