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 - 唯識藏_16
P. 52
也,恍然覺其前生之所書,筆畫宛然。其殆 公自三司使翰林學士出守滁,一日入琅邪僧舍,見一經函,發而視之,乃《楞伽經》 是持《金剛經》者,始於五祖。故《金剛》以是盛行於世,而《楞伽》遂無傳焉。 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。五祖大師常勸僧俗,但持《金剛經》即自見性成佛矣。」則 ,始易以《金剛經》傳授。故六祖聞客讀《金剛經》,而問其所從來。客云:「我從 是如來心地要門,令諸眾生開示悟入。」此亦佛與禪並傳,而玄與義俱付也。至五祖 至於馳空言,玩琦辯,而人不了義,則言佛以救之。二者更相救,而佛法完矣。 偏而已。學佛之敝,至於溺經文,惑句義,而人不體玄,則言禪以救之;學禪之敝, 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?」求也退,故進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說豈有常哉?救其
今之傳者,實自張公倡之。之奇過南都,謁張公,親聞公說《楞伽》因緣。始張 昔達磨西來,既已傳心印於二祖,且云:「吾有《楞伽經》四卷,亦用付汝,即 之奇以為禪出於佛,而玄出於義,不以佛廢禪,不以玄廢義,則其近之矣。冉求
序
① 神先受之,甚明也。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