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 - 唯識藏_16
P. 53

《楞伽》新經,而記其因緣於經之端云。  耳目,則其前身嘗為大善知識無足疑者。其能記憶前世之事,豈不謂信然哉?故因讀  有如張公以高文大冊再中制舉,登侍從,秉鈞軸,出入朝廷逾四十年,風烈事業播人  為籌  篤於才  具言之,知祜之前身為李氏子也。  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木中探得之。主人驚曰:「此吾亡兒所失物也!云何持去?」乳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筯   人之以是一真不滅之性,而死生去來於天地之間。其為世數,雖折天下之草木以  白樂天始生七月,姆指之、無兩字,雖試百數不差,九歲諳  之奇聞羊叔子五歲時,令乳母取所弄金環。乳母謂之:「汝初無是物。」祜即自
              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不能算之矣。然以淪於死生,神識疲耗,不能復記,惟圓明不昧之人知焉。
                   ③ 「才」,底本作「互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② 「諳」,底本作「暗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① 「殆」,底本作「始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章,蓋天稟然,而樂天固自以為宿習之緣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‧ 序》改作「殆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‧ 序》改作「諳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‧ 序》改作「才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識聲律,史氏以為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