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則不犯;菩薩見遊行於眾生有利益,不行則犯戒,行則不犯。 。聲聞、菩薩立意受戒亦復如是,故此二人持犯有異。如聲聞若安居中行則犯戒,不 罪。 薩與二乘同離,故名共學處。
釋曰:戒類不同:菩薩戒以三業善行為體,聲聞戒以身、口善行為體。 論曰:菩薩有治身、口、意三品為戒,聲聞但有治身、口為戒。 釋曰:如來制戒有二種意:一、為聲聞自度故制戒;二、為菩薩自度度他故制戒 論曰:此戒中,或聲聞是處有罪,菩薩於中無罪;或菩薩是處有罪,聲聞於中無 何以故? 釋曰:謂立掘地、拔草等制,菩薩遠離,與二乘不同。 論曰:不共學處戒者,是菩薩遠離制罪所立戒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
4
3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