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3 - 唯識藏_20
P. 133
,體非樂受。 行細故,無業色故,果長時故,名為寂靜解脫之樂。此及第四定,受彼身心安適名樂 隨離下障,名「解脫樂」。《對法》亦言「寂靜異熟 有想,緣無所有處上境界,唯得無所有極細心、心所。」由此想故,名「極寂靜」; ;無所有處離識無邊相,推求識處上境界無少所得,除無所有;非想非非想處超無所 。念清淨者,謂超過彼一切動故,心不忘失而明了性。」此二最勝,所以偏說。 超過尋、伺、喜、樂等下三定中一切動故,心平等性、心正直性、心無動轉而安住性 ,二定離尋伺、苦,三定離喜,四定離樂及入出息故,名寂靜不動。「捨清淨者,謂 。雖第二定受離尋伺之喜樂,喜樂二種,創因定生,從勝為名,亦無過失。 。」此中不言定生妙樂者,創離喜故
無色界中,「空處離色相,滅有對相,息種種相;識處離空相,緣空處無邊之識 「其第四定,受捨念清淨無動之樂」者,離下三定麤染,不動法故。謂初定離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
① 「熟」,底本作「熱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九改作「熟」。
彼釋 廣如
① 」。由彼界中,有滅定故,心
1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