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5 - 唯識藏_20
P. 375
兩支。此五觀能至涅槃,名為聖也。 觀相為因,能壞裂五陰。觀五陰空,故名觀相。此即依四定別起人、法二空觀,分為 以離喜、樂為一支;第四禪,清淨心為一支。依此三支,能生明相、觀相;是明相與 有聖定為第五支。《成實論》中,四禪合為三支:初二禪,喜相同,為一支;第三禪 少別,義不相違。 故。 」者,近資有漏,得異熟果,遠得涅槃,借異熟名,通稱異熟智,體是一,行相分五 」兩句是果智,「正念而入」、「正念而出」兩句是入出定相智。 「微妙」、「得安穩道」、「證心一趣」四句是清淨智,「現在安樂」、「後樂異熟
別引五支經釋中,釋初支有十六句,初六句是法說,次十句喻說。初法說中,「 文分為三:初、標五支總引經;二、別列五支經釋;三、問答五支定相。 第八、「聖五支三摩地」者,四靜慮中諸賢聖定各一為四,審觀安立斷除結縛所 前說言「五行相智唯善無漏,名五聖智」,《成實論》第十九卷廣明此智,引經 「證心一趣者,已得無尋無伺地故」者,據得滿智位,此無漏定。「後樂言異熟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3
6
6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