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0 - 唯識藏_20
P. 370
,不善知故。此是何光?從何所生故?疑倒故。 」下,結成障相。 次釋。釋文有三:初問答詰難;次「此中,最初」下,別釋十一難相;後「如是諸難 解脫,思惟色相,如第二解脫;具思惟二,如淨解脫未成滿時。釋定難文有二:初標 有漏者,二乘等起覺分前後,有用俱行引覺分,覺分引由此亦名聖行。 廣慧聲聞,依無 。慈憶念第三定,悲憶念空處等,而修習之,非入空處等定,修四無量。若諸菩薩、
二、「方便緩故,有不作意」下,是不欲作意難,不欲作意觀前定境光明相故, 十一難者:一、疑生顛倒難,「於光明相不善知故,便覺有疑」是也。初見光明 「因緣」者,定所依因,定所依緣,即修定方便等。 一分、具分修中,文有二:初別釋二修,後釋定難。初一分修,思光明相,如初 「如是一切,皆是聖行」等者,依殊勝行,唯聖能修。若無漏者,覺分俱行;若 「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」者,此依明利斷惑無漏,非遊觀者,通有頂故。 然問答因釋別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② 色心了一切法,修四無量,理雖不遮,未見誠說。
① 經中,此說四無量,三乘、外道通修,唯依色四靜慮,行相寬故
3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