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8 - 唯識藏_20
P. 378

,餘則不爾。  聖正三摩地彼位即有,故正見等於彼亦成。然由正見引定助定,二位俱得通名因、具  而未建立,至修道位方得道支名故。今異生位亦名正見等,其見道等位雖不立道支,  「云何正見等」下,釋因、具相。  「若是時中,捨邪見等」下是。第二、文有三:初列因、具名;次釋因、具所以;後  首」下,釋先後次第生起所由。辨相有三:初解聖;次解有因有具;後釋正三摩地,  立第五」。  之所觀察更後觀察,故下說言「依審觀察緣起  觀察前行,是重觀三昧  。前四靜慮說為四支,此第五支於前支能觀更審觀察。此所觀察即三世行,即在後行  觀於臥,或在後行觀察前行」,故此說言「謂審觀察三世諸行,於能觀察又復觀察」  察相,諸法說言「謂有苾芻慇懃懇到,善取其相而觀察之」,喻說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據實,八道支在見道後位。若在見道前,雖名正見等,而非道支;雖有彼行相,  第九、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中,文有三:初問;次別辨相;後「此中,由慧為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也。或前之四支雖已觀察,此更審觀彼三世境,於前能觀察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三世法故,又為斷除無色餘結縛,建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373   374   375   376   377   378   379   380   381   382   3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