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2 - 唯識藏_22
P. 262
俱死、前死及自殺非業道故。不爾,便應皆成業道。第三句「害、極害、執者」,次 差別」。復二者,明前人法皆通十惡、十善業道。 自證分互各自表,復如理思之。 下五十九、六十卷中,當廣分別。身語二表,以相表見;意表業者,見、自證分、證 名思業、思已業。業道、定散、無表、大種造等,發業時節,大小不同,如理應思。
別牒釋經九句,除總句故。殺中成業道究竟者,所殺者命斷已方成,非正死有, 「補特伽羅相差」至「離來,名殺生者」。 殺生有三:一、總指經;二、別牒釋;後、結略義。 別顯二中,初補特伽羅,後法差別。初中復二:初不善道十補特伽羅,後善業道。 初二者,欲明起業之人,故云「由補特伽羅差別」;正辨業體不同,故云「由法 「業分別云何」至「邪見,離邪見」。 第二、業分別中有三:初標二二種,次別顯二二種差別,後結成三業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八
2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