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0 - 唯識藏_22
P. 260
備、泰同云:前是思業,後是身語。帖成三釋。 文者是表業,後文是無表業。無表業能造集當果,亦名造作;不同表業,動作名造。 者,方便業;「及由彼生故,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」者,是根本業。二云、前 二以貪為性,第三以貪及散亂為性,第四諂等為性,第五懈怠為性。 名為貪,無明通五。景法師云:初三貪性,第四忘念為性,第五懈怠為性。有說:初 貪等三,拘礙於心,故《對法》說名「心拘礙」。三藏云:初三名貪,第四名瞋,亦
基後述此三釋云:一云、前是加行業,後是根本業者,初通三業,或唯意業;後 初、釋自性中,「若法生時,造作相起」等者,此中景有兩解:一云、造作相起 「云何業雜染」至「是名業自性」。 第二、業雜染中,初列九門,後依門釋。 辨過患有二十二,有本名「過失」。 「煩惱過患」至「無量無邊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八
2
4
4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