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44 - 唯識藏_24
P. 544
非安立諦。二解、依如第五十言,大悲名佛眼,即是法眼,至佛說名佛眼。三解、即 在果總名佛,約用以離,總有三眼,佛眼亦具足。此如《大智度論》自釋。此為了義。 ,若遠近」等?即法眼異名,以慧為體故名慧眼,非五眼中慧眼也。在因名慧、法, 法」名通故,得無漏法眼,非五眼中法眼。若爾,何故此卷下末云「聖慧眼見一切色 《對法》言「其真如唯聖慧眼境」,故知慧眼而緣真如。 ,即正體智;法眼緣於空有,即後得智;佛眼總攝前二,以為佛眼。何以得知者?如 眼 故,亦得緣極微。既爾,此智亦緣極微如故,無分別智亦得緣極微,以無分別智為佛 別有體故,以無分別為佛眼。肉眼不然,果方名故。 極微也。慧等三眼以何為體?三藏云:慧眼緣空,法眼緣有,即皆後得智;其佛眼須
景三解:一解、慧眼觀空,法眼見有,此二並觀安立之諦;佛眼則見非空非有, 若爾,經言「得法眼淨」,法眼應緣理。義曰:雖 ① 體。三藏云:又佛眼者,即法眼緣有之眼也。又義:不然。雖要須別:慧眼緣理 若爾,此智緣如,云何緣極微?既爾,慧眼緣空,如何緣極微?義曰:緣極微空 第三、明彼五眼對別五種極微,有見不見。基云:肉、天二眼依明闇生故,不見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七
② 言「淨」故,即緣真如;「
1
7
7
7
7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