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32 - 唯識藏_24
P. 632
執斷下品時,亦斷法執下品;斷法執中品,亦斷人執中品。此中影略,故以人執為下 人法執,第三心緣上二界人法執,故名遍遣也。此相見道放立故然也。又此師釋:人 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諦之境也。以此故知,順勝友義。彼人云:以前二心緣下界 道諦,為二增上也。又解:緣前真見道故,名曾所觀察。以放真見道故,緣下上二地 曾所觀察欲界下、色無色上二地煩惱,即苦、集諦;「及二增上安立諦境」,即滅、 觀後邊起相見道,名邊現觀。 結。解中有七句:初云、「謂此現觀後所得智,名現觀邊智」者,此出體也。謂從真 金剛心。 。基云:此但據見道一切盡,非無學也。所依事者,謂五蘊為見道惑所招者,或此是 學道,永滅修惑,修惑既盡,當報不生,名所依事。滅生死法,盡果頓成,為出世
三云、「緣先世智曾所觀察」等者,辨緣境門。此有二說:一云:緣見道前煖等 二云、「當知此智」等者,此辨分位。現觀邊智 第五現觀中,初正辨邊現觀體,後對第四現觀辨其差別。前中,初問,次解,後 五云、「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道」者,景云:由見道力能引金剛最後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
① 從真第三心無間後方現在前。
1
8
8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