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8 - 唯識藏_25
P. 148
煩惱品類」者,即忿、恨等,如下文,是諸品類等也。 惱」。或謂別境中數。「與煩惱 故;修斷名有事,以迷事故。 有事及以無事。三、約迷事以辨有事、無事,是則見斷名為無事,以迷理生,不迷事 ,邪見謗無,此執增減,不稱前事,名為無事,餘名有事。若依此門,二斷煩惱皆通 、據諸惑起增減執,不稱前境,名為無事;若無增減,稱前境者,名有事。四見執有 邊二見及以我慢是無事惑,餘名有事。依此門判,見、修二斷皆通有事及以無事。二
有釋:「隨順如是煩惱」者,是總句;「煩惱俱行」者,謂無慚、無愧等二十二 前中基云:言「隨順」者,是總句。或尋、伺、睡眠等,體非煩惱,順故名「煩 「取一切事」至「名隨煩惱」。 次第二、解隨煩惱。先總標先舉,後別解釋。 次明貪、慢及恚緣境不遍,餘七煩惱通取一切事,名「遍行」。 就於此義,有三種釋:一、就諸惑緣境有無,判有事、無事。若依此義,唯身、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
① 俱行」者,謂隨煩惱由四相俱行故,名隨煩惱。「
2
0
0
1
1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