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1 - 唯識藏_25
P. 151
中,先明現種,後明繫事。 彼約體說故癡分,此約行相起時增故,言邪見等流。此審勘諸論。 十五云誑、諂是癡等流者,以邪見者癡增上故。此約別行,彼約通論,故是癡分。又 邪見,諂依由是生」等。今者大乘尋、伺不并,不同薩婆多,同在一心。基云:前五 為品類;或是舉分,名為品類。「誑、諂是邪見品類、等流」者,同小論說「所謂五 說不相應。
下第三、解染淨差別中,問、解、結。解中有二:初明所治染,後辨能治淨。前 述曰:此時依思尋、伺,非依慧者,故無妨難。 問:前言慧自性不相應,此中如何邪見俱而發語尋、伺與見并耶? 第四、重解隨惑中,景云:「皆是煩惱品類」者,是根本惑及是隨惑後流類,名 「復次,如所說諸隨煩惱」至「自性差別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
① 「第三」,底本作「犯戒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五十八改作「第三」。
2
0
0
1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