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6 - 唯識藏_27
P. 76
隨九門一一別顯。就初有二:先問後答。 無問,問但通七。今且略指,隨應當知。 「何」言,貫通下八。「幾」即是問,故「何」不通,何者問辭故。或隨所應,喻中 七、何義,問答釋名門;八、何喻,問答譬況門;九、何廣分別,問答諸義門。上一 門;四、何相,問答體性門;五、何建立,問答差別門;六、何次第,問答前後門; 類指結。此則初也。頌上三句,列九名別;下之一句,標集勸知。 三:初以頌標;次隨別釋;第五卷云「由此所說差別道理,餘無量門可類觀察」,後 四門辨釋三科;四、以外等六義辨釋三科。至下當知,不煩預指。初九門義,文復有
下釋前標九種門義,文勢有二:初、覺師子假興問答,論端先辨三科所由;二、 九門義者:一、幾,舉數列名門;二、何因,問答廢立門;三、何取,問答別名 三法品中,大文有四:初、以九義辨釋三科;二、以三性辨釋三科;三、以相等 此上二頌,無著論本。 幾何因取相,建立與次第,義喻廣分別?集總頌應知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
6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