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唯識藏_28
P. 25
壞苦故。據實三、八相攝中,前生苦等四,為麤重所隨等,上界非無,以多逼迫,說 不安隱義故。 得、未得順樂受法,壞自相義故;略攝一切五取蘊苦,能顯行苦,不解脫二無常所隨 怨憎會苦,能顯苦苦,順苦受法,苦自相義故;愛別離苦、求不得苦,能顯壞苦,已 餘一切法,如理披準。 第五、「不隨所欲」,此中不說,彼近故,非苦苦故。又此即此「餘苦所依」,攝盡 不說之,上界無苦苦故。彼第三、名「苦所依」,即此第二。第四、「煩惱所依」及 ,彼通實說。彼第二、「麤重所隨故,即三界煩惱種子隨逐生故」,此說三攝八,故 生、卵生生時」,即此名「苦所逼」。此狹彼寬。此必胎位逼迫故,依人道令生厭故
五十五「三、八相攝」有二復次:初門同此;後門前七苦為苦苦,因七生煩惱是 問:如說三苦,此中八苦,為三攝八,八攝三耶?答:展轉相攝。所謂生苦乃至 彼老「五衰退」,總是此中變壞攝。五謂盛色、氣力、諸根、受用、壽量。 生苦,《瑜伽》六十一有五:一、「眾苦所隨,謂地獄、一向苦傍生、鬼界及胎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六
5
5
5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