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1 - 唯識藏_28
P. 301

雖不攝受外資生具,但由虛空藏等三摩地力舉手摩空,隨欲皆雨珍寶等物;六、隨所  波羅蜜多,以無施者等分別執受故;五、無攝受施,謂威德位菩薩所有施波羅蜜多,  受施,謂自他利行位菩薩所有施波羅蜜多;四、無執受施,謂觀真實義位菩薩所有施  而行施故;二、弘誓施,謂發心位菩薩所有施波羅蜜多,依受大願而行施故;三、攝  例。  ,或次第相生名引。有無如前會,更思。  約勝者論,以有「無分別」等言故。第三亦言「引發」,此論無心定能引生益有情故  此論直言「現法樂住」。若約此論,由漏無漏者得;《大論》唯言無漏,初地以去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差別者,謂施有七種:一、根本施,謂種姓位菩薩所有施波羅蜜多,依止種姓  逐難釋中有二:初十八差別中,開二配任持,後釋四任持。於中各有二:初說後  定中,《大論》云「無分別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別」字下,底本有「智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七十八刪去。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寂靜、極寂靜,無罪,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」,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