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2 - 唯識藏_28
P. 302

。三輪淨勝,名觀真實義,證實攝故。無攝受施,謂八、九二地,即決定行地。并先  七地,彼行正行地。一切地雖已無執受,此位雖二利,初地創二利,勝此六地不執受  行地。攝受施,是淨勝意樂地,初攝受自他故。無執受施,即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  、緣覺利根」者,未至十住,第七正心住故。此中應勘。  優婆塞經》「舍利弗八  經》「若一劫、二劫乃至十劫,修信等十行,得入十住」,劫有大小,時節無異。《  、九、十地。  所應,在第十地;二云、無執受,在初二地;無攝受,在三地至七地;隨所應,在八  利三品。次三二釋:一云、無執受,從初地至七地;無攝受,在第八、第九地中;隨  位所有施波羅蜜多,以無上故。如施有七種,乃至慧亦爾,隨其所應。  應施,謂成熟位菩薩所有施波羅蜜多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他利行在何位?勘菩薩地,今且依七地解。種姓,則種姓地。發心施,即勝解  七種差別:一、種姓者,《大智度論》:「舍利弗六十劫行菩薩道。」依《瓔珞  後七差別中有二:初標後釋。七位中,初三在地前,即菩薩地種姓、發心、自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萬劫行菩薩道,所以退者,未得解脫分法。雖爾,猶勝聲聞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