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4 - 唯識藏_28
P. 434

時,即捨此向所攝道,以不復現前故。  修五種善巧。  可記事,上來所問應記別故,便問不可記;四、何非初三果,是第四果不;五、辨應  等說。  十一。  十九、七十九。  ,及《法華疏》引《華嚴》菩薩四無畏。

                 復次,於諸現觀位,證得後後勝品道時,捨前所得下劣品道。如證得此果所攝道  合辨能證、所證。第三大段有五:初、得果捨向;二、三乘涅槃差別;三、辨不  十八不共法,《菩薩藏經》六、《顯揚》四、《瑜伽》七十九、五十七、六十九  大悲,《菩薩藏經》第五、《顯揚》四、《瑜伽》四十九、六十九、七十九、九  無忘失法、永斷習氣、一切種妙智,《顯揚》四、《瑜伽》四十九、五十七、六  念住、不護,《顯揚》第四、《瑜伽》四十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29   430   431   432   433   434   435   436   437   438   4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