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等,於理可然。但名聞慧等,義便少故,恐聞等慧失。 別持之所緣故,名任、持等所緣,即依士釋。 各別證知,令不謬解,故名「別持」。聞、思、修三種,名任、印、別持。任、印、
論曰:「第九」至「乃至七地境」。 述曰:初通達故,持業、依士,二釋無違。 論曰:「第八」至「見道境」。 答:聞者耳識,思者思數,修者即定,三體非慧,因此三種所成之慧,名聞所成 問:但言聞、思、修慧,其義已周,何須「所成」之言論? 述曰:「別持」者,謂修慧。緣諦四理、三性等理,故名為「內」。於四諦境, 論曰:「第七」至「內別持故」。 答:聞以文先義後,思以文後義先,故成差別。
辯中邊論述記卷下
4
2
2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