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4 - 唯識藏_33
P. 554
造業,故能使前五識有三性者,力在六識。 但第六識最強而有力,無所不能,無所不為,前五識隨從第六識之善與不善或無記而 。當其與善心所相應而起即為善,與不善心所相應而起即為不善,與俱非即為無記。 別塵境。 勝故為依主;依塵名識,塵為六識自變相分,劣故為依士。又其體性、行相皆為能了 名六識為色識、聲識,乃至法識等者,此為依士釋。依根名識,根為八識所變相分, 能了聲塵,耳識不能了香塵等。因六識同以能了別之功能勝,故總名了別境識。亦有 六塵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六識各有自分境界,亦各了別自分境界,如眼識不 各識皆依主立名,如眼識以依眼根而發識,耳識以依耳根而發識等。境即六塵境界, 了境為性相,善不善俱非。
善、不善、俱非者,俱指善與不善,俱非即無記。六識通於善、不善、俱非三性 此言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也。六種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此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。第三能變,其相云何?頌曰:「次第三能變,差別有六種,
唯識三十論講錄
5
4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