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6 - 唯識藏_33
P. 556
,即無無明,於諸事理,分明了解。 厭離而無愛著。無瞋者,於苦(三界苦果)、苦具(三界苦因),不生瞋恚。無癡者 有(即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界有果)、有具(即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界有因), 癡。根,謂其生善,一切最勝,如木之根底,幹枝花葉即由之而發生也。無貪者,於 力,崇重賢善;愧、即依世間力,輕拒暴惡:皆能止息惡行。無貪等者,等無瞋、無 性。德者,真淨之德。能,廣大功能。信實、德、能,即為善法之根。慚,即依自法 所緣,各有別境之不同也。 ,即專注,一心不亂,有如承蜩;慧,謂推求簡別,微細分析,了然決定。以上五種 ;勝解,即明確見解,有審決無猶豫;念,即憶過去之境,記取往境,分明不忘;定
勤,亦名精進,即六度中精進波羅密,即未生善令生,已生善令廣,未生惡遏令 信,即信實、德、能。實者,有實事實理二義。實事如法界因果,實理如唯識相 善謂信慚愧,無貪等三根,勤安不放逸,行捨及不害。 別境,所緣事實,各有不同。欲,即希望,謂於愛境希望其合,於惡境希望其離
唯識三十論講錄
5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