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2 - 唯識藏_33
P. 552
心所。此六根本煩惱中所以祗具四也。 反,末那具我愛,故不具瞋心所。見即執著,執著與疑相反,末那具我見,故不具疑 著,是故我執即煩惱之根本,亦可謂根本煩惱,即異生性。又愛即貪著,貪著與瞋相 我見。見者,執也,見解固定之意。由妄見,即有倨傲高舉,由有倨傲高舉,即生貪 」字,較上言「我法」之「我」字義更廣。無明者,不明心之實相,因之生妄見,即 ,即貪著。我,包括人我法我而言。人我即執我為實在,法我即執法為實在。此「我 識。 滅,故審而不恆;前五識有間斷,無分別,故不恆不審;惟第七識恆審思量,勝餘七 ,體性如是,行相亦如是。又八識有思無慧,故恆而不審;六識有思有慧,但忽起忽 相。第七識恆審思量,恆無間斷,審無猶疑。所思量者,唯取第八識之見分為
煩,謂煩躁擾動;惱,謂惱亂身心。癡,即無明。見,即妄執。慢,即倨傲。愛 四煩惱常俱,謂我癡我見,並我慢我愛,及餘觸等俱。 思量為性相者,思有令心造作之業用,量有決定判斷之智慧,性謂體性,相謂行
唯識三十論講錄
5
4
4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