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等分別。 斷諸煩惱;四者、頓得八智;五者、頓修十六行。具此五義,故立四果,亦無妨難。 有故。
蘊界處義,五門分別:一、辨名;二、出體;三、廢立;四、百法相攝;五、十 答:有五義:一者、捨已曾得;二者、得未曾得;三、集斷行故,謂集諸無為, 問:賢聖有二十七,何故諸處但說四果? 答:欲界還生欲界,二性煩雜故;色界生色界,一性無厭;色界生無色,無其中 問:何故如是? 答:但取欲界死,生於色界,取此中有,不取餘者。 問:中般那含,取何中有? 問:潤生下上一品獨潤半生,中下二品共潤一半生,如何斷欲第八品而立一間?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
大乘蘊界處義
3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