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9 - 唯識藏_35
P. 359

應當成就。哪四事呢?  題云:設若照你們唯識家所說「識所緣境,皆非實有,唯識所變」,那麼,四事就不  述之。  ,但學者多屬初機,故不得已先從本頌講起,以作為學者登高自卑之一助。今依次講  。王恩洋居士近著《論疏》,文義雙暢,尤為善本。余於南洋教學時,多依之為課本  後凡所講者多依之。在印度有護法菩薩為之作釋,義淨法師所翻譯,名《唯識導論》  頌。中國有三家翻譯,以玄奘法師所譯者為最簡明,又得窺基法師為之《述記》,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家的宗旨:外境非實有,皆由識所變。外人(指小乘和外道)提出第一個問  【講】假立賓主,問答抉擇,稱之為論。  若識無實境,即處時決定,相續不決定,作用不應成。  《唯識二十頌》亦係世親菩薩所作,並有論釋,為簡別《三十頌》,故名曰二十
              唯識二十頌講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二十頌講話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   362   363   3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