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2 - 唯識藏_37
P. 232

何安立現量名言?  計從何生覺,彼即現量。如彼宗說,我等和合及有作行。捨彼等外無餘覺因,是則以  彼二境,當如香等取無間隔者,然不見是事,故能違害。  根乃取境者,但見於聲、色二境,能取有間隔,及大於根量者。若遍合者,則應不取  妄計,不應道理。  (約定俗成)  畜生)  無有彼過,譬如行生之聲,表示牛類。餘類雖亦有行生作用,然不名行生  。使眼吉祥,眼藥、涂足等亦能使眼根吉祥明利。與彼等和合亦應成為現量也。若謂  端嚴解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捨說覺因聚,何者為能量」,有說量果為餘義者。除覺生外不見有餘量果,故  「若義遍合者,聲色有間隔,亦見取大者,能害世間隔」,若計根境一切遍合,  破曰︰共稱如是計,根境無彼聲。行生之聲唯表示牛者,是世間共稱,故如是計  破曰︰融會餘亦有,吉祥眼藥等。謂微塵等亦能與諸根融會,非唯義境與根融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如是唯以義表示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此說諸根於何境融會,說彼為有?或由何事使根吉祥,說彼為有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而以有聲表示融會與吉祥,則非世間共稱根境所有。故由有聲,如是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殊勝)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會、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端嚴)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吉祥,非以餘表示也。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如漢語呼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