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3 - 唯識藏_37
P. 233

,以所詮等是總境故。  所得之境。以能生現自相之識,各別了彼體性,如識自分。如是體性不能顯示所詮等  是故所別、能別、所詮、能詮等一切分別,皆是意所施設,非是根覺。何以故?  為牛等者,不應道理  ,諸根覺中,僅依爾許,應無觀察功能  此是牛,此是馬,彼即現量者,彼亦非理。何以故?  彼亦非是。彼言現者,住於二故。正和合亦非現量,此未各別成立故。若謂由何決定  現量。  正和合士夫諸根,是為現量」即足,何為更覺生?前說「從何生覺彼」,亦是妄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若謂總相亦是彼義    「所了自無示,色義根行境」,此說根之境義雖有多事,然諸不共體性是根顯現  「由牛等結合,量義為牛等,與義正繫屬,根覺非有能」,唯觀牛性。即在汝宗  復次,「離義根意士,和合及作行,餘說何者是,生現覺因聚」,非由彼聚能生  若謂「量或即是義」,若說唯義是現量之因聚者,如是何為添覺生?只說「與有
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意似非由彼總聚能生現量,或彼聚是能生,非即現量也。)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要由結合牛等之名義,方能決定是牛等,然根覺無此功能)
                    (亦是現量之境)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不能判定是牛非牛)
                    ,以是根境故,及是一切行相之決定故。若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若不結合,而能決定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計根義和合,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
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