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4 - 唯識藏_37
P. 234
言生,則成無用。「由士夫變異,生覺應無常」,若計為生覺故,士夫從前分位 說皆非是量 所生之果法。若計根覺是從和合生者,和合應成現覺。彼是常故,全不能生。故彼二 非離覺是他,故亦非離量而有覺果也。 果,非能得餘義。所以者何?現義覺是果,由無餘果故。增上通達了解者是果,以量 如是且說︰從何生覺,彼即現量,不應正理。 識所行境者,則眾多根應成無義。如前已說。故不共境之自體性,方是根之所行境。 不異觀察而轉,非依賴於根者。若一切種義之識,知色等功德性等義之識,亦能緣餘 ,假立名現。識由依根,與量相同故,亦假名現。若謂緣色等總相之覺,不觀待根, 現聲於三處轉,謂量、識、境。此復量是真現 如是者,「一切非義識,皆應住現覺」,非義識即無實境之識,
「若非餘無義」,若計覺與生非餘者 「若覺生是餘,從和合自因,從量和合生」,謂勝論派說覺是從自因和合大有等 「若許覺之生」,聞說覺之生起,於外義為現量。此迎外疑,而答曰︰說餘義為
集量論略解卷第一
(覺生是現,與覺生是餘之二說)
(即計生覺是一者)
。 (現量)
,餘二是假立。境是現所量故
,如是覺即是現,以是
2
2
2
0
0
(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