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7 - 唯識藏_37
P. 227
。諸數論者,種類異故,有一聲說,非有一事 不異,不應正理。何以故?若異類和合,亦不許轉變。由三和合而成一果,亦定非有 彼只是由於和合之差別,不超出自種類,成立為果性,而為諸根之境也。 說一切皆有各異最勝之微塵 能,勝出古師者,吾當更有所說。 根,自境差別,種類不異,故諸根不成無窮。破曰︰若由種類各異,樂等境根各具功 ︰觸等之三相,非不異聲之三相,故樂等有異,而說諸根各取自境。各於自境轉之諸 見隨一形而取也。 取形狀、所作、差別者,彼說亦非理,以取多故。即色一類由形異門亦能取多種,不 樂等種類別故 不異相,樂等境性亦應相同,諸根之境性亦應相同。諸根應不於自境轉,以於餘境有
「三微塵自性,由何證一果」,於聲謂是聲,彼離樂等不異之覺,於眾多義謂是 「一切各各性,別有最勝塵」,若由樂、苦、痴、聲、觸、所作等各異種類,應 若由異形許為異類者,則根應成無窮也。有數論別派不許此義。古劫毗羅派有說
集量論略解卷第一
(以於餘境樂等種類異故)
(即自性三德之異名)
。如是亦應成為一根也。若謂不爾,應說各
(非成一性)
。「由和合差別,表示果體性」,
。
2
1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