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9 - 唯識藏_37
P. 269
如何成無分別根覺之境?有繫屬者,亦要取繫屬性,方為比量等所需。現量則非如是 於繫屬或相應等,說為現量者,如有繫屬或二者,不應道理。 量前行故。 行,已知彼是量,故造語者未說比量等。若如是者,則憶念等亦應成餘量,以是有現 。諸作釋者隨順語者之意樂,廣為分別。」此敘外計。下逐次破。
「具境無根覺,於境彼非有」,諸根是緣不共境者,如前已說。繫屬依於多法, 若是釋者從餘書,摘出集一處,宣說比量等,非現量前行。言有現量前行者,若 其中言現量前行故,比等經未說,則念、欲及瞋,勤等應是量。若謂由有現量前
集量論略解卷第二 然由家聲義,了知此外有。 義二種一定,比量餘虛妄。黑者家中無,非表於外有。 非是能了達,非餘亦非現。於何破比等,如是亦破彼。 具境無根覺,於境彼非有,具非比量因。有具由自體, 釋者從餘書,摘出集一處,宣說比量等,非現量前行。 現量前行故,比等經未說,則念欲及瞋,勤等應是量。
2
5
5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