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4 - 唯識藏_37
P. 274

非有,以功德之實應非實故。二者之自性差別,如說一切語義皆虛妄。如是雖有言說  。此等唯說法自性遣門,由此方隅,當知亦表法與有法差別自性遣。  唯宗相違。又若於中由不共故,無有比量,為極成言相違義遣,如說懷兔非月,有故  失。若非如是,即是似宗,如說聲不可聞,瓶是常等。如說正量不能成立所量義者,  有法,於彼上與所立法相違之現量、比量、自教及共許等所不遣也。此顯所立無諸過  立,非立一切也)  立之體性故。言隨自所樂者,是顯觀待自論所許  極成者)  生猶豫故。然為因義,顯彼境故,彼亦定當成立。  。吾等說所比者,是許為因義之境。諸支分中,其說為所比,吾等不許為能立,以彼

                 如有支非離支別有,以離低昂無別稱故。支亦非離有支別有,應非現見故。實應  謂於自所依有法,不為現量義、比量、信解、共許所遣。隨所樂成立法所差別之  彼復唯說自體性,隨自所樂。言「唯說自體性」者,謂是所成立之體性  或曰︰顯所比者,是為立宗。因明論中所立他義比量,其義云何?曰︰唯應問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非成立已極成之體性。如是亦離不極成因及相似喻,以不說彼等是所應成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此復須不遣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即不顧他論。即自論中亦隨所樂而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即尚未
   269   270   271   272   273   274   275   276   277   278   2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