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9 - 唯識藏_37
P. 359
則起隨順厭心。 ,由與自緣相屬,能生種種分別。如聞愛情詩詞,諸有貪者則起隨順貪心,諸離欲者 如彼說,亦唯是分別。何以故? ,如無鉤制故。若諸於各別所現義,謂餘外義,或彼所繫,棄捨此已,了達語義。若 未串習之聲義繫屬。語性與彼義,直接於聲義中無差異故。後由緣聲義之增上慢安立
分別是自證故,即是現量,不應分為餘量。若問︰諸有原因之聲,可由遣除餘義 如實各別現,亦是異於他語,由了知繫屬而生,故非異於比量 由觀待串習外義習氣之語,如能作義而生了解,如說常等,及彼無別,雖無外義
集量論略解卷第五 彼亦是自證,非異於現量。 若何從何生,種種分別識, 知繫屬語義,非異於比量。 彼由餘語義,許為所遮義, 由自緣相屬,各了多種相。 如由串習語,無義亦生心,
(即是比量攝)
3
4
4
5
5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