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0 - 唯識藏_附錄
P. 220

對這點應加以注意。在原始佛教,存在是以自我存在為中心來理解的,而本質性的東  構成要素分成五個。  蘊是精神作用。如果把這點合起來考慮,那麼所謂五蘊,總而言之,是將我們個體的  與現代所說的物質相近的概念。然而,色最初似乎只指我們的肉體。而從受到識的四  變化而壞掉的東西、與他物不能共有同一空間的東西、顯現為現象的東西等意義,是  五個:

                   可是,此五蘊畢竟是現象(有為法),而非現象(無為法)並不含於五蘊之內,  就漢文而言,色有顏色的意思,但作為佛教用語的色,是梵文  ㈤  ㈣  ㈢  ㈡  ㈠  佛教的存在分類法中具有代表性的,是原始佛教以來所說的五蘊說。五蘊指以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識:認識事物的作用。  行:意志作用所代表的種種心理作用。  想:藉著語言認識事物的知覺作用。  受: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感受作用。  色:有顏色和形狀的物質。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ūpa 的漢譯,含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15   216   217   218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