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9 - 唯識藏_附錄
P. 279
地繼續活動,而且很深刻很強烈地(審)施行自己執著的作用,在這一點上,它和意 」也是 它當作自我,對它生起執著。 潛在的自我意識存在,這個自我意識就是前面已說過的末那識。 唯識思想,巧妙地構築了基於諸識相互的認識關係的無我理論。 自宗的綱領那麼重視。 (無自性)。尤其把中觀派之人所說「因緣所生法,故無自性」這樣的定型句,當作 (這稱為五蘊假和合說)。連唯識思想也主要依據這個緣起說,來說明事物的不存在 於是具有精神和肉體的自己暫時完成於其中,因此當然沒有自我這種永遠不滅的實體
末那 這個末那識的根本作用,是末那識看根本的阿賴耶識(末那識的出生處),且把 又在把五蘊的結合體認為是自己的自我意識之外,發現在通常的意識的深處,有 唯識思想當然基本上也是成立於緣起說之上的。然而,只承認精神性東西存在的 構成我們的自我存在的五種要素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,由於某種緣而結合,
唯識思想入門 manas ,但末那識就像它被說為恆審思量那樣,在意識的深處,常(恆)不斷 manas 也被漢譯為思量,像這樣,它有考慮、思考等意義。第六意識的「意
2
6
6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