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2 - 唯識藏_附錄
P. 282

㈢   ㈡   ㈠   詳細地反省我們的精神活動的內容,可分為以下三種:  ,是現存文獻中最早的用語。世親確實明白地提出末那識這個概念。  ,但認為有成為末那識原型的思想較為妥當。世親《唯識三十頌》中「名為末那的識」  末那識或染汙意的思想。關於《瑜伽師地論》中是否有末那識思想,學者之間意見分歧  論。《解深密經》是現存提倡唯識思想的經典中最古老的一部,但至少這部經典中沒有  見解)。  賴耶識的見分是它的對象之說(護法)。但在法相宗,以最後的護法說為正義(正確的  對象之說(火辨);
               去除客觀和主觀二元對立的精神狀態。  藉著心的活動而被認識的對象。  感覺、知覺、情緒、思考等心的活動本身。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末那識這種概念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呢?關於這點,有許多學者的研究,但尚未有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、關於三性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為阿賴耶識的現行和種子是它的對象之說(安慧);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為阿
   277   278   279   280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