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2 - 唯識藏_14
P. 142

也。  第五百三十八、五百五十六、《大品經》第六、《智度論》第四、五、第三十四、五  摩訶薩義,如《大般若》第三十七、第七十一、第四百一十一、第四百八十六、七及  三大故,名摩訶薩。一者、願大;二者、行大;三者、利益眾生大。」若廣分別菩薩  大,住大乘等;三者、業大,息災橫等。」依《十地論》亦有三義,故第一云:「有  名,如不淨觀等。或即彼心為求菩提,有志有能,故名菩薩。」  義,故《攝大乘論》第一卷云:「言菩薩者,菩提薩埵為所緣境,故名菩薩。從境得  ,故名菩薩。此通諸位,今取地上諸大菩薩,是故復說摩訶薩言。」無性菩薩依後二  。具足自利利他大願,求大菩提,利有情故。又薩埵者是勇猛義,精進勇猛求大菩提  求菩提故。此通三乘,為簡取大,故須復說摩

              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者,此即第三、顯其來處。為聽法故,從十方來。  又親光云:「此中,菩薩有三大事名摩訶薩:一者、數大,謂無量等;二者、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深密經疏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37   138   139   140   141   142   143   144   145   146   1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