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8 - 唯識藏_01
P. 358

之物,無量世中勤求得者,及大方便役力得者,以如是等,惠施他人,是名難施。  一切施。  」若施法、僧,是名菩薩智慧布施。有財無財,常作如是繫心思惟,法施亦爾,是名  決定,無有常相,是故能壞四怨惡心。  得菩提道果?」是故菩薩則能破壞不求果心,而行惠施。菩薩摩訶薩知四顛倒,法無  若常定者,則不須施。何以故?無因果故。以無常故,則有因果。今若不施,云何當  」是故菩薩能壞貪著好物之心。  思惟:「我於無常而作常想,無我所中作我所想,我若不施,則長貪著,是我顛倒。  ,終不至於三惡道苦。」作是思惟,能壞少物慳吝之心。  以是業緣,令身少財。今若不施,復增來世貧窮困苦。我今以是少物施人,雖當貧苦

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菩薩難施能施?菩薩摩訶薩若有少物,常以惠施,是名難施。心所愛重貪著  復次,菩薩內身寂靜,至心思惟,常作是念:「我設有財,當以供養諸佛菩薩。  復次,菩薩不求果報故,不行布施。菩薩爾時應思惟言:「一切諸法無常無定,  復次,菩薩見有求者,於好物中心生貪著,不即發施心。菩薩爾時應以智慧而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菩薩善戒經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353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   362   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