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3 - 唯識藏_01
P. 93
。如如法業和合,菩薩施人。如是等不如法施,不以施人。 不語不知飯及麥飯法應棄者,謂不蔥食,蔥雜蔥汙;如是不肉食,不酒飲,酒雜酒汙 施。 樂,施燈得眼,如是一切,應當廣說。菩薩亦不畏貧窮而行布施,以慈悲故,而行布 因緣故,生一切種如實果報,不由於他而行布施,所謂施食得力,施衣得色,施乘得 方便而行布施。不求果報而行布施,一切布施悉用迴向無上菩提。菩薩自知一切種施 ,而行布施。不為清淨一切行分故,而行布施,求世間、出世間離欲清淨,除為清淨 施,方於彼所起憐愍心。不以邪見而行布施,所謂大會煞生求法。不為希有吉慶會故 ,況復有德,所應恭敬。若有眾生住諸惡行,掉動毀戒,罵詈瞋恚,亦不悒慼悔恨心 泰,不恨不亂。菩薩施已,不自
菩薩不令求者數數往返,留難生惱,然後方施。菩薩不以諂故,而行布施,如是 菩薩亦不以不如法食施來求者,所謂施出家人餘殘飲食、便利涕唾、膿血汙食。 菩薩不如所求、如所許後以少施,亦不先許勝物,後施麤惡。若施勝物,心無不
菩薩地持經卷第四
8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