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6 - 唯識藏_04
P. 266
,謂得法時,住持時,觀察義時,修法隨法行時。依四時故,建立四依。 涅槃故,於修法隨法行時,唯智是依,非識。略於四時失不失故,建立四種補特伽羅 ,非不了義。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、不動識,為往善趣故,或時宣說四聖諦智,為向 要須於義思惟籌量審觀察故。佛所說經,或有了義,或不了義。觀察義時,了義是依 辭不應執故。法又二種,謂文及義,唯義是依,非文。何以故?不應但聞即為究竟, 取趣,要與彼論分別決擇方證正智,非唯由彼現威儀故。 別故,建立第三;因聞為極補特伽羅差別故,建立第四。因其諂詐,說法是依,非數 羅差別故,建立初依;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,建立第二;因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差 義經;四、智是依,非識。此四種依因何建立?補特伽羅四種別故,
復次,已說安立。當知於此靜慮等中,作意、所緣二種差別。 即於此中復有差別,謂佛宣說補特伽羅及與諸法,唯法是依,非數取趣,世俗言 復次,能超恚等諸過失故,名為出離。於出離時,正可憑仗,故名為依。世尊說
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
2
3
3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