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7 - 唯識藏_05
P. 87
所未觸,證所未證,如是名為為攝梵行,受諸飲食。 入出息無有艱難,令心不為惛沉、睡眠之所纏擾,由是速疾有力有能,得所未得,觸 現法,或於此日飲食已後,身無沉重,有所堪能,堪任修斷,令心速疾得三摩地,令 於日晚,或於夜分,乃至明日未至食時。如是名為為除飢渴,受諸飲食。 欲息此飢渴纏逼,氣力虛羸,知量而食。如是食已,令於非時不為飢羸之所纏逼,謂 、力、樂、無罪、安隱而住,如是習近無罪無染所有存養,而自存活。 養,習近無罪無染存養,由是故說為暫支持。 ,壽命得存,身得安住,此名無罪,亦無染汙。諸有多聞聖弟子眾,遠離有罪有染存 入出息無有艱難,令心不為惛沉、睡眠之所纏擾。如是名為無艱難存養。
云何名為為攝梵行,受諸飲食?謂知其量,受諸飲食,由是因緣,修善品者或於 云何名為為除飢渴,受諸飲食?謂至食時,多生飢渴,氣力虛羸,希望飲食。為 答:若受飲食,為除飢渴,為攝梵行,為斷故受,為令新受當不更生,為當存養 問:云何習近如前所說無罪無染所有存養,以自存活? 若由有艱難存養,壽命得存,身得安住,此名有罪,亦有染汙;若由無艱難存養
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
5
3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