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9 - 唯識藏_06
P. 109
者、苦苦。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。 一切諸行皆是無常。 修厭、離欲、解脫,不應道理。與此相違,是應道理。由此行相,是諸菩薩如實了知 生有滅,不應道理。又善男子或善女人,於一切時恒有實物自性成就觀為假有,而能 、心所一切皆滅;若滅滅時,一切諸行雖皆已滅,復應還生,以滅無故。是故言滅有 此滅有生有滅:若滅生時,一切諸行皆應同滅,如是即應少用功力,如入滅定,諸心 理。如說生相,如是廣說住、老、滅相當知亦爾。謂若滅法別有自性是實成就,即應 ;言別有生是實物有,不應道理。若言異者,如是即應非行生生;是行生生,不應道 、行生;二者、生生。如是行生與彼生生為一為異?若言一者,計生實有,即為唐捐 有生法,是即應如色等諸
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二無我性:一者、補特伽羅無我性;二者、 又諸菩薩觀無常行相續轉時,能為三種苦所依止:一者、行苦;二者、壞苦;三 又諸菩薩以理推求生等實物亦不可得。如是推求不可得者,謂若離彼色等諸行別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
1
0
0
4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