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1 - 唯識藏_06
P. 221

,復能了知所應為說,所可宣說,應如是說,由此智故,善知世間。  行無厭倦行。由於生死無厭倦故,能正訪求種種異論,於一切論得無所畏。善知論已  於此中正修行時,能於自樂行無著行。即於此中正修行時,能於無量生死大苦能正修  既增長已,於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。即於此中正修行時,能行生死無雜染行。即  於此、為此而行。  已,廣為他說,亦於正行自能成辦。於成辦時,若由此、於此、為此應行,即由此、  便得大菩提中將修行時,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安立信解;立信解已,訪求正法;求正法  已,能證無上正等菩提。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無雜染方便、無厭倦方便、善根增長方  染方便;無雜染故,得無厭倦方便;無厭倦故,得諸善根增長方便;於諸善根得增長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此、於此、為此行時,如令福德、智慧增長所應行者,即如是行。福德、智慧  如是已說菩薩地義。云何應知此中次第?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性,乃能正發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
   216   217   218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