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1 - 唯識藏_08
P. 141
身繫攝瞋所有,餘二身繫攝癡所有。當知此中,極鄙穢義是所有義。 ,說名為斷。又能制伏四外繫所攝貪、瞋、癡三種所有,謂貪欲身繫攝貪所有,瞋恚 我性發生勝解。因此勝解,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等隨觀察,我、我所相不現行故 清淨。 ,斷、離欲、滅界集成故。 、依現在未斷意樂雜染有性。為斷如是三種有性,故有三斷,謂無顧戀故,不欣樂故 緣,淨信捨家,趣於非家,深見過患,厭棄諸欲;二、依未來所生諸行為因有性;三 有老死苦。又彼諸行流轉生起初、中、後滅,當知即是三種苦滅。 胎藏所覆障故,有覆障苦;二者、生已處嬰稚位,多疾病苦;三者、衰耄諸根成熟, 謂煩惱斷及以事斷。前之二相名煩惱斷,後之二相說為事斷。
云何名為不善清淨?謂如有一,遠離而住,依觀諸行無常性忍,由世間智,於無 復次,於諸行中略有二種離增上慢觀無我見。何等為二?一、不善清淨;二、善 復次,有三有性,為斷彼故,諸聖弟子當勤修學。一、依過去為因有性,由是因 復次,於欲界中,諸行流轉初、中、後位,當知略有三種密苦:一者、生時為其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
2
0
0
2
2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