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0 - 唯識藏_08
P. 140
;三、後有諸行因性斷故;四、現在諸行染行斷故。如是四種,當知總說為二種斷, 勝解,為令彼證轉增勝故,勤修觀解。 善殷到,且於其中不應喜足。要此為依,於諸行中漸次修習無常等想,證得無我增上 。此中,聞思增上勝解能與修證增上勝解作生依止。諸善男子淨信出家,雖復在此極 實法;饒益性故,又說為善。 於現法成大師教,彼依此身便證聖道、道果涅槃。即此聖道及聖道果無損樂故,名如 現法成大師教。如此二種,如其聖教,即如是行。若隨道行,彼於來世當證涅槃;若 最後有菩薩身中二行可得。若未熟者,彼隨道行能熟當來成熟相續;若已熟者,彼於 彼成就聲聞種性,行於正行,而佛如來成自種性。又彼聲聞或已成熟,或當成熟,非 若有隨順彼法,皆令攝受:是名能說不同分法。
復次,由四種相,應知諸行有二種斷。何等為四?一、諸纏斷故;二、隨眠斷故 復次,於諸行中略有二種無我勝解:一者、聞思增上勝解;二者、修證增上勝解 此中,正行不同分者,謂彼聲聞先依如來,後行正行;夫如來者,無少所依。又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
2
0
0
2
2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