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9 - 唯識藏_08
P. 149
生愁等,是名於彼遍知自性;二、知有種子,彼法得生,是名於彼遍知因性;三、知 切隨順苦行諸過患故;三、超過愁等一切苦故。云何五相?一、知苦種類相交涉時發 聞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隨法行。 正法外一切外道諸不善士。如是三法,當知顯示人中四種多所作法,謂親近善士、聽 理作意為先法隨法行;二、依佛聽聞所說正法;三、依親近正法內善士,不依親近餘 恐怖時,於現法中名入圓滿般涅槃數。 有追求憂惱。如是一切皆永斷故,說名永斷一切煩惱。如是安住心善解脫無相樂住無 謂從行處、住處、依處。 斷未斷諸行,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證涅槃。如是宣說,令從三處諸隨煩惱心得清淨, 止不如理作意;二、於住處遮止不正尋思,開許正尋思;三、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
復由三緣及五種相,當知證得彼分涅槃。何等三緣?一、遍知苦故;二、深見一 又依三法,依止自義,名住歸依;依止他義,名住洲渚。何者為三?一、依內如 又有三漏,三漏為先,而有欲害;欲害為先,而有尋思熱惱;尋思熱惱為先,而 又正觀察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行,名正觀察一切諸行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
2
0
0
3
3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