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7 - 唯識藏_08
P. 277
,或求諸有。又取欲取,或取見、戒禁、我語取,取諸取已,愛、取和合,潤先引因 愚引後有已,復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緣境界受,發生貪愛。由此愛故,或求諸欲 名於其中際,後有引因。由識為先,受為最後,遍能牽引諸自體故。如是由先異熟果 六處種子復為當來後有諸觸種子隨逐,此觸種子復為當來後有諸受種子隨逐,當知是 約就一切相續為名,說六識身。 諸行得生;行為緣故,令識轉變。當知此識於現法中但是因性,攝受當生諸識果故, 如前造作,增長諸行。由此新業熏變識故,於現法中隨業而行。如是無明以為緣故, 內異熟果中有愚癡故,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苦。由此前際、後際無明增上力故, 所生受增上果。彼由聽聞不正法故,或由先世串習力故,於二種果發起愚癡。
又即此識,當來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,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後有六處種子隨逐, 云何名為從其中際,後際緣起諸行得生?云何不生,由不生故,證得清淨?謂彼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
2
1
1
6
6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