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3 - 唯識藏_08
P. 343
室為歸,我若有樂,彼亦隨樂,我若有苦,彼亦隨苦。如是知已,於時時間,正以飲 婆羅門。 切沙門及婆羅門,如實了知是福田已,如其所應,勤修供養,是名善知所有沙門,若 ,於其父母勤修孝養,是名善識父母恩養。又樂己利所有士夫補特伽羅,於他有德一 是無學。 又有世間初正見等,乃至解脫智為後邊十種正法亦為難得。如是諸法,即是有學,即 現觀所有資糧善有漏法亦為難得,謂於父母識恩養等諸善業道。有暇圓滿亦為難得。 及以決了。於解了時,能審分別;於勝了時,能生勝解;於決了時,於法入證。又諦 又聞思修所成妙慧亦為難得。由此慧故,於善說法毗柰耶中,如其次第,解了、勝了 諸惡趣苦皆已越度;若諸無學,唯有現法所依苦在,餘一切苦皆已越度。 已遠離故
又無貪墯所有士夫補特伽羅,於諸妻子及奴婢等一切親屬,如實了知彼既以我為 當知此中,善知恩養所有士夫補特伽羅,如實了知一切父母皆應孝養。如是知已 復次,若住是身,入諦現觀,當知此身最為難得,又聖明眼見諦有學轉甚難得,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五
2
2
2
2
2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