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9 - 唯識藏_08
P. 349

、清淨界;三、空處界;四、識處界;五、無所有處界;六、非想非非想處界;七、  境界種種品類思求差別皆可了知。如是當知依欲求故,安立諸界。  由彼隨法多隨尋思以為緣故,發起思慕愁憂所作身心熱惱;身心熱惱以為緣故,於諸  執取相好所有諸想;此想為緣,於諸境界發起希欲;希欲為緣,起彼隨法多隨尋思;  建立諸界。  所生諸受為緣貪愛;愛為緣故,而有其取;廣說乃至大苦薀集。當知是名依有求故,  緣故,起無明觸所生諸受種種品類;其無明觸所生諸受種種品類以為緣故,起無明觸  因依果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界有三種:一者、色界;二、無色界;三者、滅界。復有七界:一、光明界;二  復次,嗢拕南曰:  又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為緣,起無明觸;此無明觸以為緣故,於諸境界起不如理  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為緣所依別故,起無明觸種種品類;其無明觸種種品類以為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   差別性安立,寂靜愚夫後。  三七界相攝,見想與希奇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
   344   345   346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   354